教師用智慧管理班級、經營教學,就要不斷地修煉自己的內功,要成為充滿智慧的管理者,教師就必須不斷地錘煉自己“金、木、水、火、土”的五種品性。
一、貴“金”的教育思想
古書記載:金曰從革,體固,可伐木,肅殺禁制,強冷堅勁,象征“義”。“金”文化中的“堅”與“義”代表嚴厲和寬容。
智慧教師的“堅”,是指執行規章制度不允許搞“下不為例”,不允許打折扣,將嚴格上升到嚴厲的高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一種只會意識:制度和紀律是一條不可觸摸的高壓線,無論何時何地何人都不能違反,令行禁止不講條件。
智慧教師的“金”教育思想精妙之處在于嚴厲之上的寬容,對激勵更有效;寬容之后的嚴厲,使約束更有力。智慧中的“義”,是指包藏一切的寬容。什么是寬容?寬容就是“你一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你的腳底上”。嚴厲體現膽識,寬容表現胸懷。對待學生,一味的嚴厲是無奈,一味的寬容是軟弱,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通過嚴厲體現公平,通過寬容表達仁義,才能消除不良現象,保證學校管理的高效運行,同時還可以發現人才、造就人才。長期奉行“金”文化傳統的智慧教師應該堅持“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為學生幸福成長奠基”的理念,在形象上時時刻刻讓教師感到有價值、讓學生感到有信心、讓同行感到有水平、讓社會感到有活力。我們希望就是要做社會價值的提供者,以貢獻的方式去“得到”。真金不怕火煉,謂之大義。
眾所周知,教師的引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知識領導。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學校??梢?,思想是靈魂,是方向。教師的思想之所以要反復錘煉,就在于要真正把工作視為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項事業,真正讓自己在創新奉獻的工作中步入塑造靈魂的高境界,真正把學校打造成為成就學生夢想、成就教師夢想的“發射塔”。教師視工作為事業,就會經常用事業的愿景激勵人,而不會總是跟在教師后面揮舞鞭子抽打人。教師視工作為育人的工程,就會時時事事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而不會讓名次和分數捆住學生、束縛教師。教師視學校為師生夢想的“發射塔”,就為不斷地用自己的智慧火花,點燃“火箭”,讓師生實現“飛天”的夢想。當然,閃光的教育思想源于站在巨人肩上的反思和展望,也源于用真摯的情愛向學生的心田播灑陽光,更源于教育實踐的尖鎬利鏟、不遺余力的挖掘和千百度高溫的提煉。只有置身這樣的教育熔爐,教師才能煉出珍貴的真金。
二、直“木”的浩然正氣
木曰曲直,形實,可固土;生機興發,柔和舒達,象征“仁”。“木”文化的本質是正直與仁愛。智慧教師“木”文化的精髓在于民主透明。智慧教師應該以一種開放的姿態與外界交流,使同事在交流中得到監督和鞭策,從而更快更好地成長。智慧教師可公布自己的電話號碼,歡迎廣大家長對教學的工作項目的提出批評,不管是建議、責難、甚至尖刻的譏諷,都坦然納之,并針對投訴與家長進行直接交流。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大力營造開放透明、聞過則喜的“木”文化教育思想。
智慧教師把“木”文化的“仁愛”體現在“讓人人都有尊嚴地活著”的社會責任感。白楊的力爭上游,松樹的參天聳立,都會讓人肅然起敬。充滿智慧的教師必須不斷地錘煉這種浩然正氣,這是為師之魂、為師之骨。所以,作為智慧教師要像松樹一樣,“狂風吹不到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面對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面對金錢和權力極度誘人的無數個瞬間,應當有一種堅強的意志力,要咬定目標、咬緊牙關,始終不分心、不走神;應當有一種頑強的定力,要擋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坐得住“冷板凳”,直面逆境和挫折而巋然不動。
三、柔“水”的教育情懷
水曰潤下,察微,可滅火,冷靜滋潤,靈動潛伏,象征“智”。“水”文化之精要在于冷靜和智醒。水本無形,隨形成形,這是水最機智靈活的一面。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由于各種客觀因素和主觀條件的變化,人所面對的環境時刻在變,只有像水一樣,因形而形,才能游刃、肓余。大禹治水,導九河而入海,使水的流向和能量按照人的意志而發揮作用。人性如水,若不受激發,只能因勢而下,平靜如常。但若環境條件發生改變,人性受到激發,就能使水瀑飛激,水躍如山。
充滿智慧的教師要有水的細情柔姿,明白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是心田的浸潤;要有蕩滌污垢的勇氣,不懼怕污泥塵沙;要有滴水穿石的決心,不后悔“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久;要有奔流到海的信念,不迷戀沿途的奇花異草;要有心如靜水的心境,不論什么時候都要不斷砥礪品質,為人師表,淡泊名利。
智慧的教師應象水一樣慈祥博愛。世間萬靈,無論是鮮花奇樹、珍禽異獸,還是野草灌叢、毒蟲惡豺,水都毫無偏袒地滋潤哺育,供養生息。不因蚊蚋之渺小而棄之,不因鯨象之龐然而拒之,不因虎狼之兇殘而厭之,不因麋鹿之柔善而欺之。世間萬靈俱是水的兒女,水對萬靈是一樣地疼愛,一樣地呵護。至柔至善的水是萬靈生息吸吮的乳汁。智慧教師要對人的生命給以全面的關照和提升,它不僅要讓學生從生理上得到智慧,也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關照其心理智慧;不僅要關照學生個性方面的要求,也要滋養其社會性智慧情感。智慧教師要以無條件的母愛對所有的學生給予“愛無差等”的呵護,不管其體質、長相、個性、家庭背景、學習成績、行為表現等,學生來學校,不只是來讀書,他們還要結交朋友、交換玩具、尋求歸屬。智慧教師要幫助學生能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角色、發揮自己的特長、形成自己強有力的個性。
智慧的教師應象水一樣甘居下流而不卑。水永無止息地集聚于低谷深壑,安心處于低微勢弱之境,不與山爭高峻,不與天爭寥闊,不與海爭深遠,不與地爭廣博。風兒吹拂漣漪蕩漾,魚兒潛游怡然自得。處低微處而不自慚形穢,處靜僻處而不孤單寂寞,用寬廣博大的胸襟納藍天白云、綠樹繁花,攬日月星辰、朝霞斜暉。教學中的許多痛苦就是源于新的知識經驗與已有情感取向的不一致。沒有把教育的目的放在學生的發展上,也就必然不會把學生的智慧當成教育的目的。這種教育過程猶如教師不斷向學生拋石頭的過程。學生從教師處收到的石頭越多,學生的負擔越重,及至一定程度,學生要么被石頭壓死,要么逃亡他處。學習的過程既是創造智慧、也是享受智慧的過程。在擴展了的自我中,智慧教師可以把智慧的創造和享受做倫理化的理解:人人為他人創造智慧,人人也就同時享受他人給予的智慧:我所創造的智慧,讓我最愛的人(們)享受了,就是我最大的享受。我創造你享受就等于我創造我享受。
智慧的教師應象水一樣時時刻刻、點點滴滴地積蓄能量。水汽凝聚成霧,霧滴集結成雨,雨水聚集成細流,涓涓細流匯聚成波濤洶涌的江河,聲勢浩蕩,蜿蜒奔騰。智慧教師的師德也要勤積跬步,珍惜細流,從點滴做起,從近處著手,放眼光于遠方,積蓄潛能,壯大陣容,人生定會沖破高山險阻的磨練,平川順境的迷惑,到達理想的大海。智慧的教師要想不讓我們自己后悔的話,那么就讓我們在有限的人生里面,在現在我們還有機會補充能量的時候,不斷的充實豐富我們自己,讓我們時刻準備著,為我們的人生和我們的職業角色,做好知識、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儲備,不要等到機會來的時候臨時抱佛腳。不過我們往往是事后諸葛,只能做一個經驗總結者和后悔者,總是不能做到先知先覺,哪怕一點點的事前準備也好呀。那么就讓我們深入細致的研究統籌方法,真正的做到統籌兼顧,謀劃在先,即便不能做到成竹在胸,也要韜光養晦,日積月累總還是能做到的吧。智慧教師從一點一滴做起,古語說的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大江大河大海不都是百川匯聚而成的嗎?水至柔有大能,智慧的教師至善有厚德,皆能載物!
四、烈“火”的工作激情
火曰炎上,亮著,可熔金,升騰變化,明熱歡快,象征“禮”?;鸲Y文化的極至是明禮求進,以柔克剛。智慧的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的評價方式,創建多元的評價體系,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調控、自我激勵、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評價的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智慧的教師應當把 “火”禮文化概括為積極表揚,溫厚淳和,自強不息,謂之大禮。充滿智慧的教師應當以激情做為自己的生命底色,它不單單是一種工作狀態、工作瞬間,更應該是一種人格魅力和精神文化。惟有這種激情,才能使人攻堅克難,不斷超越;惟有這種激情,才能使人沖破桎梏,標新立異;也惟有這種激情,才能使人敢于亮劍,成就夢想。有人說獅子率領的羊群能夠打敗綿羊率領的獅子群,靠的就是這種亮劍精神。
五、厚“土”的文化底蘊
土曰大,可扶水,孕育培植,厚德載物,象征“信”?;侍旌裆?,生養萬物,春孕育,夏養長,秋聚收,冬閉藏,年年如是,無私憎愛,中正不阿,仁德有信。智慧教師認為,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榮,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萬物滋養得法,皆源于“土”,成于“土”,生于“土”。智慧教師,教書育人,做誠信人。厚德載物,返璞歸真,渭之大信。智慧教師把自己的榮辱興衰牢系干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忠誠信賴之上。智慧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不容一絲一毫的弄虛作假和投機取巧,堪稱精耕細作、精雕細刻、精溘求精。
智慧發酵旨在納天之“精”, 智慧細節酵意在吸地之“靈”, 智慧文化旨在化天地之精氣韻。智慧教師集德智體美勞五育之營養精華,始得智慧課堂之神韻。智慧教師課堂的教學更是匠心獨運,可感而更可言,可悟而更可告。智慧教師課堂的管理和建設藝術秘可示人,“寧給繡鞋與君看,巧把花針度與人”,智慧教師目的也是為了讓幸福走進千家萬戶。
智慧教師認為,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必須改變僅僅依靠班主任、德育教師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現狀,讓所有教師都承擔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務。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以構建科研型特色學校為目標,注重科研先導,大力推行課堂創新,培養德馨業精的教師隊伍,從而進一步達到育全智之人、做全能之師、創全育之校的辦學目標,努力構建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從而形成“目標自定、身體自煉、品德自養、知識自學、智能自掘、行為自控、生活自理、成績自創”優秀的自育之路,開展健全的自我教育。
充滿智慧的教師應當以文化為根,讓文化做為自己成長的血脈。英國的哲學家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因此,智慧教師不僅要讀真正的文字書,還要讀無字的生活書、社會書、自然書,集天地間的靈氣于一身,把自己修煉為真正的教育家,從而真正實現教育家辦學的夢想。
貴“金”的教育思想,直“木”的浩然正氣,柔“水”的教育情懷,烈“火”的工作激情,厚“土”的文化底蘊,這無疑是充滿智慧的教師的五項修煉。